

中国的农学是智慧农学,我们主张“身、心、灵”一体的感受学习;
中国的农学是工艺农学,“躬耕劳动”成为学生身体体验与艺术修养的结合,引导学生在“躬耕”中励志、学艺、苦修、明理,培养学生的“匠人精神”;
中国的农学是科技农学,在传统农耕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无害的技术,引导学生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素养;
中国的农学是耕读农学,我们弘扬传统经典文化,并结合现代社会的“时代天道”,让学生掌握“农耕、农工、农礼、农艺、农乐、农禅”的“新六艺”,拥有一技之长。
耕读大学的教学理念:德慧艺(修德、开慧、学艺)
课程制定原则: 以实用倒推课程
学生必修课:全生活的道德教育贯穿全程(感受课程+知识课程)
第一学年教学总体安排
2018年10月8号报到 地点: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汇锦街12号)
注:公寓物品费和校服费均为在校期间一次性所交费用。公寓物品包括:棉被、褥子、床单(双)、被罩(双)、枕头、枕巾(双)、床垫、脸盆、暖壶等。 乘车路线: 1、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乘618或618(支)到招呼站下车,过十字路口往东300米即到; 2、火车南站:乘868到省直机关党校站下车,过十字路口往东300米即到; 3、客运东站:乘863到迎泽桥东站下车,转乘618路到招呼站下车,过十字路口往东300米即到; 4、客运西站:乘875到雅阁瑞普站下车,过十字路口往东300米即到; 5、迎宾汽车站:步行至坞城路坞城西街口站(约800米),乘868到省直机关党校站下车,过十字路口往东300米即到; 预报名学员请长按扫码进群 2018年10月9日-10月20日
流程见:华夏三亲启蒙教育二期项目第四次幼儿师资培训暨第三次小学启蒙研讨 2018年10月21日-11月10日
| |
一日常规制定目标:入学第一个月形成培养期每天的生活模式
| |
10月21日到11月10日一日常规具体安排 | |
上午 | 6:00 起床 6:30 晨练,内家拳 7:00 晨读,《弟子规》 7:30 早餐 8:15-8:45 经典诵读《孝经》 8:45-12:00 上课(理论课程) |
下午 | 12:00 午餐 14:00-14:15 静坐 14:15-14:45 诵读《道德经》 14:45-18:00 上课(实践课程) 18:00 晚餐 |
晚上 | 19:00-19:30 诵读《齐民要术》 19:30-20:30 共修讨论 20:30-21:00 站桩,自由讨论、活动 10:00 熄灯 |
注:每天认真执行一日常规。课程具体安排:视任课老师时间设置;授课地点:太谷(农耕实践)+太原(基础课)+游学地 | |
开设课程安排 | |
分为农业生产、乡村社会、社区建设三大类:
3月底,张孝德老师在《CCTV1开讲啦》现场 张孝德,1956年生,山西长治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担任多家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研究。跟踪研究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研究20多年。出版有《文明的轮回——生态文明新时代与中国文明复兴》、《生态文明立国论——唤醒中国走向生态文明主体意识》等多部专著,主持完成有关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的20多项重大课题。耕读大学校长。
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态与农作学系、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耕读大学理事长。 拓展:他花22年时间,写成《农业原理》一书,只为告诉世人:什么是农业?
贺建增,人称“IT农夫”。IT行业从业十年,1998年入职深圳华为,2004年起从事有机农业,跑遍全国500多个县,探索出衡荣有机生态产业链模式,致力于推动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复兴模式;现为北京衡荣有机农业研究院(NGO)发起人、理事长,耕读大学执行校长,全域生态乡村技术集成中心负责人。 拓展:IT农夫贺建增:全域有机农业模式落地,须掌握这5大核心能力
可可老师在山西永济蒲韩联合社耕读大学讲课 拓展:他放弃上海专家头衔,扎进贵州山村,只为推广生态厕所、垃圾分类
高级健康管理师,中国有机十大行者之一,她十年从医,十年从事新闻工作,98年开始推广有机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天体物理专业曾将他训练成一个科学主义者,但科学史专业使他成了国内最活跃的“反科学文化人”之一。
耕读大学教务主任。华夏三亲启蒙教育项目顾问,耕读大学理事,传统文化主讲老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副教授,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少年部担任记者、编辑和主持,并兼任中央电视台7频道电视节目编导。 穿插季节性的课程——农道系列讲座: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管理委员会副会长
宋丽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环境文学与生态批评
春兰养生创始人、知名食养食育专家、中国食养配餐开创者、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专注食养配餐20年,受邀电视专栏10年之久。
注:要求学生写《农耕日记》,毕业汇总
德育:《经济政治与社会(爱国教育、核心价值观讲座)》,《哲学与人生(道德经、大学、孝经解读)》,《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公共艺术:《乡村规划与设计》、《乡村文化艺术》 语文(6) 数学(6) 体育(2) 计算机应用(6) 化学(6)
《植物学(植物生理、植物营养)(4) 《动物学》(4) 《遗传学》 《土壤学》 《耕作学》 《制肥学》 《食品加工》 《乡村治理》 《素食与健康》
《农业原理》 《农业领域系统集成》 《乡村社会学》 《环保社会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育种学》 《有机农业总论》 《有机农业各论(种植、养殖、培植)》 《农产品加工与保鲜》 《垃圾分类、污水源分离与废弃物处理》 《乡村基础工程建设》 《生态文明专业课程》 《牧区管理》 《三亲教育系统课程》 《合作社建设》
《农耕自然学》劳动实践平均每天2小时,总共30-40小时,晴耕雨读 图为垃圾分类与酵素、堆肥制作 注:相关专业课程都安排相应的实践课 | |
教师共修计划:(做到师生共修) |
耕读大学种子班培养报名,还有一周截止,抓紧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