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造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动力

    信息发布者:平坡种植园
    2018-10-09 11:27:26   转载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所谓城乡融合就是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最终形成彼此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城乡融合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逻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新理念、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重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造就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力。

      打破城乡分割发展旧思维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新理念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过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发展的旧思维理念。所以要处理好城乡新关系,走好城乡融合发展新道路,必须打破城乡分割发展旧思维,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新理念,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新的观念平台,这是新时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前提。

      打破城乡分割的各种思想壁垒,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新理念,为实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提供思想支撑。使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充分融合,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根本途径。要确保在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各方面要素在城乡之间同等地位,形成城乡之间更加相互支撑、共同发展、互动共荣的思维定式。不仅要树立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观念,还要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的双向互利共赢的思路。以这样的思想和观念,树立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和良性互动的发展,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量,用全面而系统的方法来进行规划,才能真正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无缝对接。

      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新体系

      建立、健全和优化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打破阻碍城乡协同发展的制度安排,促进城乡之间的深度融合,强化对城乡融合的制度性供给,这是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

      为此,要促使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通过体制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一方面,通过破除旧的体制机制束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形式,通过健全农村产权制度和实施承包地“三权”分置,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培育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队伍和主体力量的机制;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健全农村技术推广的体制机制,强化城乡科技体制的支撑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科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制度体系,“融合”显得更加紧要和迫切。特别在当前“共同体”“共享”“共赢”的语境下,建构一系列城乡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为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托。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新进程重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城乡融合的质量和水准。所以,加快“三农”现代化建设以推进城乡现代化建设新进程,构建城乡现代化发展新格局,是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要求。

      我国的城乡关系由“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再到“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乡村地位和作用发生的不只是微小变化和局部战略调整,农村不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城市的反哺,也不是被统筹带动以实现城乡一体化,而是主动发力、迎头赶上,日益成为新时代城乡发展中的新主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可以说,我国即将进入城乡互促共赢的新时代,要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进程,形成“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双轮驱动”的新格局。要明确新时代城乡关系是一种双向互促的有机关系。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只有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新时代城乡融合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新队伍造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动力

      新时代的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建设,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三农”人才队伍。我们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关键在人,所以必须培育一支包括农民在内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造就城乡联动发展的新动力,这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为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优秀的创新主体。

      乡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是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最重要主体,也是最主要建设者,必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活起来。在当前乡村人才严重流失的情况下,更需要果断采取措施破解“三农”人才需求的瓶颈。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乡贤的作用,尤其是发挥那些具有市场意识、经营能力、创新精神的乡贤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便利人才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通过制度和政策提供支持、引导和保障,鼓励和吸引城市的涉农人才来乡村,鼓励城市更多有志青年将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带到新农村,入乡创业,以锻造一批有能力、懂技术的致富带头人,使他们参与到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乡村社会经济的建设繁荣、乡村文化素质的发展提升中来。(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